本文目录:
安徽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
最佳答案: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法律硕士:学费为57000元,每学年缴纳19000元。
-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80000元,第一、二学年各缴纳30000元,第三学年缴纳20000元。
-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费为120000元,第一学年缴纳50000元,第二学年缴纳40000元,第三学年缴纳30000元。
- 工程管理硕士(MEM):学费为33000元。
- 艺术硕士:学费为13000元/生?年。
- 金融硕士:学费为20000元/生?年。
- 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为11000元/生?年。
- 社会工作硕士:学费为80000元。
学费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具体以安徽省物价管理部门备案为准。安徽大学还提供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以帮助研究生减轻经济负担。
收藏!2024年法律(法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汇总(含学制学费)
2024年法律(法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及学制学费概览
以下为部分法律(法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列表:
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更多院校见下文)
学制学费方面,大部分院校学制为3年,学费标准从3.6万元人民币起,具体费用可能因学校而异。
报名流程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需通过专业硕士方式,通过考试选拔。报名途径为研招网,预报名通常在每年9月,正式报名在10月进行。报名时需填写真实信息并提交,随后进行现场信息确认,包括材料审核、信息核对、拍照等步骤。考试在12月或次年1月进行,通过初试后进入复试,复试安排由学校通知。录取后需按学制完成课程学习并参加答辩,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安徽在职研究生可以网络授课吗?
据悉,安徽在职研究生主要招生方式有同等学力、专业硕士和中外合办,三种方式的上课方式不全相同,同等学力方式可以网络授课,其余两种方式没有网络授课的形式,具体情况:
一、同等学力可以网络授课
以同等学力方式招生的院校主要是浙江师范大学,招生专业主要为教育学。课程总学制2年,总学费1.5万元,上课方式有网络班和集中班两种。
①网络班主要以观看教学视频方式进行授课,对时间地点没有限制,学员可在休息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不懂的知识点还可下载视频反复观看,弄懂为止,有利于学员反复巩固知识。
②集中班一般是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法定节假日,在院校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几天的面授课,中间不间断,有利于学员系统化的学习知识。
二、其他方式不可网络授课
以专业硕士方式招生的院校主要有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以中外合办方式招生的院校主要有瑞士中央管理大学、马来西亚亚洲城市大学等。
这两种招生方式主要是以周末班的形式上课,也采用面授的方式,学员可以面对面接受老师教导,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及时解答,有利于透彻的掌握知识。时间安排在周六、日,不影响学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周末班比较适合距离上课地点较近的学员。
安徽大学2023年MBA研究生学费多少
根据安徽大学商学院官网发布的《2023年安徽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2023年安徽大学MBA研究生学费为12万元,第一学年缴5万元,第二学年缴4万元,第三学年缴3万元。
注:学费标准若有调整,以安徽省物价管理部门备案为准。
2023年安徽大学MBA研究生学制及学习方式
2023年安徽大学招收的MBA研究生为非全日制类型,基本学业年限为三年。上课方式以周末上课为主,在疫情情况下采用线上上课方式。
2023年安徽大学MBA研究生报考条件
2023年安徽大学MBA研究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心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体检标准。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或者在高职高专毕业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在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工龄计算截至2023年9月1日。
5、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上报名时需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拟录取后需签订《安徽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协议书》,加盖就业单位公章,提交《档案审查意见表》。
2023年报考安徽大学MBA研究生的其他注意事项
1、2022年起安徽大学MBA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复试阶段计算考生总得分时不再扣除初试中的外国语课成绩。
2、非全日制MBA研究生入学后,不享受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助研津贴。
3、非全日制MBA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